为进一步增强学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切实保障学生财产安全,近日,商贸管理学院组织各班级召开“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案例警示教育”主题班会。班会围绕当前大学生群体中易发高发的电信诈骗类型及涉“两卡”犯罪问题,通过真实案例剖析、防骗技巧讲解、法律知识普及等形式,引导学生提高警惕,远离诈骗陷阱。
聚焦高发诈骗类型,以案为鉴敲响警钟
班会上,辅导员结合近期高校发生的真实案例,重点剖析了大学生群体中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段:
刷单返利类诈骗:以“兼职赚佣金”为诱饵,诱导学生垫付资金,最终无法提现。
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通过虚假电商平台、低价促销等手段骗取钱财。
网络游戏虚假交易类诈骗:以“低价卖装备”“账号代充”等名义实施诈骗。
仿冒身份欺诈类诈骗:冒充老师、同学或公检法人员,骗取个人信息或资金。
帮信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警示学生勿因贪图小利出租、出借银行卡、电话卡,沦为犯罪“帮凶”。
涉“两卡”犯罪警示:莫成诈骗“工具人”
班会特别强调了涉“两卡”(银行卡、电话卡)犯罪的危害性。通过分享因出租银行卡被追究法律责任的典型案例,提醒学生务必保管好个人账户信息,避免因法律意识淡薄而误入歧途。
互动学习,提升防诈“免疫力”
班会还设置了防骗知识问答、情景模拟演练等环节,帮助学生识别诈骗话术,掌握“不轻信、不转账、不泄露”的应对原则。同时,学院号召全体学生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预警功能,筑牢技术防护屏障。
本次主题班会以“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为目标,通过真实案例的震撼教育,切实提升了学生的反诈意识和法律素养。学院将持续加强防诈宣传教育,携手共建“无诈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