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部门):
根据《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的通知》(教育部教学函〔2025〕2号)精神,为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指导其及早做好就业准备,以择业新观念打开就业新天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拟定于2025年10月-12月举办第十九届全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安徽赛区)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校赛选拔赛。现将具体事宜预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
二 、大赛目标
努力将大赛打造成强化生涯教育的大课堂、促进人才供需对接的大平台、服务毕业生就业的大市场。通过举办大赛,更好实现以赛促学,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长成才观和择业就业观,科学合理规划学业与职业发展,提升就业竞争力;以赛促教,促进学校强化生涯教育,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以赛促就,广泛发动学生参与赛事活动,推动人才供需有效对接,全力促进学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三、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教务处、学生处、招生就业创业指导办公室、校团委
承办单位:招生就业创业指导办公室、各二级学院
大赛设组委会:
主任:晏祥
副主任:聂宗瑶
成员:相关行政部门及二级学院(教学部)党政负责人
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设在招生就业创业指导办公室
大赛组委会工作职责:
(1)负责传达、落实省厅大赛组委会工作精神和要求;
(2)负责审定学校的各项具体政策和实施方案;
(3)负责学院组织机构的组建、调整工作;
(4)负责对学院整体活动进行监督、指导工作;
(5)负责对最终送交省赛作品的审定。
组委会办公室工作职责:
(1)贯彻执行大赛组委会的各项工作要求和决议;
(2)负责学院整体活动的组织、管理、协调工作;
(3)负责具体工作机构的建立及工作职责的制定;
(4)组织、指导和协调各二级学院、部门的初选工作;
(5)负责处理和协调大赛期间突发事件,确保学院大赛活动的顺利进行;
(6)负责起草、设计、下发大赛的各类图片、音像等宣传稿件、资料等;
(7)负责校级选拔赛作品的评审和推荐及各种证件的设计、制作、管理和发放(获奖证书、奖品、会议材料等);
(8)负责大赛有关文件的规范整理并归档;
(9)完成大赛组委会交办的其它工作。
四、大赛内容
(一)主体赛事。包括面向学生的成长赛道、就业赛道和面向教师的课程教学赛道。其中,成长赛道设高教组和职教组,就业赛道设高教本科生组、高教研究生组和职教组;课程教学赛道设高教组和职教组。
1.成长赛道。主要面向本、专科非毕业年级学生,考察其树立生涯发展理念并合理设置职业目标、围绕实现目标持续行动并不断调整的成长过程,通过学习实践提升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体现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参赛学生可获得实习机会。(详见附件1)
2.就业赛道。面向本、专科高年级计划求职学生(不含已通过推免等确定升学的毕业年级学生)和研究生,考察其求职实战能力,个人综合素质、专业能力与目标职业的契合度,个人发展路径与就业市场需求的适应度。参赛学生可获得岗位录用意向。(详见附件2)
3.课程教学赛道。面向普通高等学校开设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类课程(不含创新创业类课程和相关专业类课程),考察课程建设和创新情况以及实施效果。(详见附件3)
(二)同期活动。围绕主体赛事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企供需对接、就业育人、以创促就、课程教学研讨交流等系列活动。
五、大赛赛制
大赛采用二级学院(部门)院赛(初赛)、校赛二级赛制。
(一)二级学院(部门)院赛(初赛)由各二级学院(部门)负责组织,校赛由招生就业创业指导办公室负责组织。各二级学院(部门)院赛(初赛)参照大赛成长、就业方案,自主确定参赛名额、分组设置、比赛环节、评审方式和奖项设置等。各二级学院(部门)完成院赛(初赛)选拔后,择优推荐校赛参赛选手。
(二) 校赛组委会将综合考虑各二级学院参赛人数、就业指导和招聘活动情况、用人单位参与数量等因素分配校赛参赛名额。校赛组委会完成校赛选拔后,择优推荐省赛参赛选手。
六、赛程安排
(一)参赛报名(即日起,至2025年11月19日16:00)。参赛选手通过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平台(简称大赛平台,网址:zgs.ch si.com.cn)报名。大赛平台登录页面可下载操作手册。
(二)院赛(初赛)(2025年10月—11月上旬)。各二级学院管理员使用大赛组委会分配的账号登录大赛平台管理二级学院报名等相关信息。各二级学院(部门)初赛参照大赛成长、就业方案,自主确定参赛名额、分组设置、比赛环节、评审方式和奖项设置等。各二级学院(部门)完成初赛选拔后,择优推荐校赛参赛选手,于11月19日16:00前以二级学院为单位打包报送至招就创办。
(三)校赛流程(2025年10月—12月上旬)。校赛期间,大赛平台开放成长赛道生涯闯关功能、就业赛道职业适配度测评功能,参赛选手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本次校赛采用校赛网评+校赛训练营+校赛训练营现场赛形式。将各二级学院(部门)推荐校赛的项目组织网评遴选,经校赛网评选拔出优秀选手参加校赛训练营,校赛组委会将结合入围项目的质量情况、学校专业特色情况进行校赛训练营综合培训,经校赛训练营打磨培训后参与校赛现场赛,经校赛现场赛评选选拔优秀项目代表学校参加省赛。
1.校赛网评时间:11月20-22日
2.校赛训练营时间:11月28日-12月4日(具体地点另行通知)
校赛训练营培训安排如下:
赛事解读 | 赛事变化解析 |
成长赛道:
| 1、成长赛道评审规则解析 |
2、生涯发展展示撰写培训 | |
3、职业生涯规划书撰写培训 | |
就业赛道:
| 1、就业赛道评审规则解析 |
2、求职综合展示撰写培训 | |
3、简历撰写培训 |
3.校赛现场赛:12月5日(具体地点另行通知)
校赛训练营现场赛流程
比赛抽签及调试PPT,时间另行通知。
(1)成长赛道(大一、大二学生可报),成长赛道设主题陈述、评委提问环节。总时长12分钟。①主题陈述(7分钟):选手结合生涯发展报告进行陈述。②评委提问(5分钟):评委结合选手陈述和现场表现提问。③评委为参赛团队的参赛作品打分。
(2)就业赛道(大二、大三学生可报),就业赛道设主题陈述、综合面试环节。总时长12分钟。
①主题陈述(6分钟):选手结合求职综合展示PPT, 陈述个人求职意向和职业准备情况。②综合面试(6分钟):评委提出真实工作场景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选手提出解决方案;评委结合选手陈述自由提问。③评委为参赛团队的参赛作品打分。
(3)答辩注意事项
①参赛选手在工作人员指引下按次序进入答辩室进行答辩。
②赛场工作人员会提醒时间,评委和参赛选手均不得拖延时间。
③指导老师现场观赛,但不可代替或帮助选手答辩。
评审程序及评分规则
(1)评审程序
学校组织专家对各二级学院、部门参加选拔赛的选手进行评比,经校赛现场赛评选选拔优秀项目代表学校参加省赛。
每位评委保持独立评审地位,在评审过程中,不与其他评委交流,保持评审专家的独立性,明确给出个人打分并签署自己的名字。
(2)评分规则
评委必须按大赛参赛作品评审标准(附件1、2)所列的指标进行打分,须客观、严谨,不得遗漏。
每队最终成绩计算方法:评委全员打分的平均值作为该组最终得分。为了避免重分,组长须在评分时保留两位不重复的小数(例:22.35、9.97),其他组员评分则不需要保留小数。
如果在团队得分排名中出现分数相同的情况,竞组委会立即与该组评委组长联系,由每组组长召集组员商议,解决同分问题。
奖项设置
校赛奖项设置:各赛道一等奖数量为入围校赛现场赛项目的10%,二等奖数量为20%,三等奖数量为30%。
一等奖指导老师授予优秀指导教师奖。
另设:最佳组织奖1名、优秀组织奖3名(通知中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将作为优秀组织奖评选的主要考量指标。具体要求见附件4,参与评选的二级学院填写附件5申请表进行申请。);校赛优秀工作者4名(获得最佳组织奖、优秀组织奖的二级学院院赛(初赛)联系人)。
(四)课程教学赛道赛程安排参照课程教学赛道方案(附件3)进行。
七、参赛要求
(一)大赛成长、就业赛道参赛选手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每名选手结合自身条件选择符合要求的一个赛道报名参赛。往届大赛全国总决赛获金奖、银奖选手,不得再次报名原赛道比赛。
(二)参赛选手须按要求在大赛平台准确填写报名信息,提交材料应确保真实,不得含有违法违规内容,否则将被取消参赛资格及所获奖项等,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三)各二级学院、教学部、行政部门认真做好参赛选手资格审查和参赛材料审查工作,确保符合相关要求。
(四)学院联合培养本科生本次报名学校填写安徽建筑大学(不计入我校报名数据),参与我校组织的校赛网评,根据网评结果分赛道择优推荐1名选手进入安徽建筑大学半决赛。
八、工作要求
1.各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充分发动、精心组织。认真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把大赛作为加强和改进生涯教育、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载体,发动更多大学生了解和参与大赛,将大赛与各类生涯教育、就业指导、实习实践、校园招聘等活动统筹组织,充分组织好初赛。发动用人单位参与大赛,汇集更多实习和就业岗位资源,助力更多毕业生在参赛过程中实现尽早就业。
2.各二级学院要广泛宣传,充分利用校园媒体、新媒体等多元传播渠道,全方位对赛事进行宣传推广,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大学生就业的良好氛围。各二级学院要指导辅导员认真组织好学生班级内的交流,推动职业发展教育的全面深入开展,帮助学生转变职业观念、树立职业意识、提高职业能力。
3.原则上2023级、2024级、2025级学生要全部报名参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参加比赛,并在本学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上、课下积极宣传大赛,指导学生写好《生涯规划发展报告》《求职简历》《就业能力展示》,将学生参赛作品作为本学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期末考核大作业进行期末考核。
4.各班级团学干部、入党积极分子要发挥带头作用,积极参加比赛,二级学院团委可申请设置PU学分。
5.报名开始之日起,学校将每周两次对报名人数进行统计通报。
九、报名及赛前系列活动安排
1.确定报送院赛(初赛)联系人、宣传动员、赛前综合培训、各二级学院开展其他同期活动。(校赛开始之日前保持全过程宣传)
为更好更充分地发挥学校师生的参赛积极性,本次大赛参赛项目推荐分为二级学院推荐、教学部推荐和行政部门推荐等多种形式。各二级学院、教学部以及有参赛需求的行政部门需指定一名工作人员作为院赛(初赛)联系人,负责校赛的沟通交流工作,并将院赛(初赛)联系人信息表(附件3)于10月27日前发送至校赛指定邮箱。
招生就业创业指导办公室、学生处、校团委负责在全院范围内进行宣传和报道;各二级学院在学生中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广大同学积极参与比赛中去,同时也要在网站上进行宣传,宣传活动材料以图片或文字形式留存,于11月19日16:00前以二级学院为单位打包报送至招就创办。
招生就业创业指导办公室将邀请专家于10月31日针对全校参赛师生进行赛事解析和优秀项目经验分享。内容安排如下(具体时间及地点另行通知):
1、赛道评审规则解析 |
2、优秀项目分享 |
3、参赛选手就业方向探讨 |
2.各二级学院(部门)院赛(初赛),并按照名次进行校赛推荐。(11月19日16:00前完成推荐校赛项目材料报送)。
各二级学院、教学部、行政部门认真做好参赛选手资格审查和参赛材料审查工作,确保符合相关要求;组织本二级学院(部门)院赛(初赛),参照大赛成长赛道、就业赛道方案,自主确定参赛名额、比赛环节、评审方式和奖项设置等;完成院赛(初赛)后,将分赛道名次汇总到校赛网评推荐选手汇总表(附件7)电子版及盖章文件扫描件、参赛材料(详见赛道方案)电子版以二级学院(部门)为单位打包发送至校赛指定邮箱;将校赛网评推荐选手汇总表盖章文件报送至创新创业中心南416办公室。各二级学院分赛道推荐不多于10个项目,各教学部、行政部门推荐不多于3个项目。(其中,参赛项目以指导老师所在单位进行项目推荐,以学生所在二级学院计入二级学院报名总数。)
大赛赛程衔接紧密,请按照通知时间节点提交各项材料,逾期视为主动放弃参赛资格。
十、其他事项
本通知所涉及内容的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所有。未尽事宜将在建群后在群内通知。
十一、联系方式
校赛联系人:招生就业创业指导办公室 刘晓武、易秀
校赛联系电话:0551-62516416(联合本科生赛事咨询)、
0551-62516419
校赛指定邮箱(电子版参赛材料发送该邮箱): 2238158122@qq.com
校赛组委会指定办公室(纸质版参赛相关材料报送):创新创业中心南416室
招生就业创业指导办公室
2025年10月22日
附件:
1.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成长赛道方案
2.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就业赛道方案
3.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课程教学赛道方案
4.最佳、优秀组织奖评分标准
5.第十九届全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校赛优秀组织奖申请表
6.第十九届全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院赛(初赛)联系人信息表
7.第十九届安徽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校赛网评推荐选手汇总表
附件1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成长赛道方案.docx
附件2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就业赛道方案.docx
附件3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课程教学赛道方案.docx
附件4.最佳、优秀组织奖评分标准.docx
附件5.第十九届安徽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校赛优秀组织奖申请表.docx
附件6.第十九届安徽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院赛(初赛—)联系人信息表.xlsx
附件7.第十九届安徽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校赛网评推荐选手汇总表.xlsx

